李奇蕊
3705
所有文章
0
查看次数
0
昨日次数
重症肌无力诊断标准 6种分级
发布时间:2022-12-29
浏览:284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重症肌无力主要是由神经-肌肉连接处的传递功能障碍引起的。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1至5岁的儿童发病率较高。重症肌无力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遗传性的,但这是非常罕见的,另一种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最常见的。但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感染、药物、环境有关。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重症肌无力,其后果都是非常严重的,必须进行干预。
重症肌无力顾名思义就是肌力不足,其临床表现也与肌力不足有关。早期重症肌无力患者常感到眼部和四肢不适,容易感到疲劳。随着病情的加重,全身骨骼肌的力量变弱,特别是在下午或晚上疲劳后,但早晨或休息后症状会有所缓解,是典型的“轻晨重晚”现象。
重症肌无力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临床症状会逐渐加重,疾病的分类也在慢慢变化,主要是应用改良的Oseeman分类法,这也是重症肌无力的诊断标准。只有有了明确的诊断标准,才能知道重症肌无力的病情发展到什么程度,才有针对性的治疗。
第一种重症肌无力是眼肌型,因为发病部位主要是眼睛。第二种是IIA型,是轻度全身性的。除了眼部受累,四肢肌肉也开始出现轻微症状。第三种是IIB型,四肢和眼部肌肉受累程度加深,半年内出现假性球麻痹和呼吸困难。第四种是严重侵袭型,发病非常迅速,通常在数周或数月内出现呼吸困难。第五种是晚发型重症型,一般在前三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时间在两年左右。第六种是肌肉萎缩,是最严重的,但也是最罕见的。这些是重症肌无力的等级。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举报
取 消
确
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