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良性位置性眩晕(BPPV),俗称耳石,是临床最常见的眩晕疾病,占眩晕患者的17%~42%。耳石复位后,大多数BPPV患者典型的位置性眼震和眩晕消失,部分患者复位成功后仍有头晕、头昏不适、行走不稳、落枕等症状,发生率为48.1%。那么,为什么耳石复位后头还是会晕呢?让我们互相了解一下。
耳石复位后为什么头还是晕?
(1)残留耳石。位置性眼震虽已消失,但半规管内仍有耳石碎片,少数耳石碎片会随着体位的改变而流动。虽然不能诱发典型的位置性眼震,但可引起头晕或眩晕。
(2)耳石器官功能障碍。BPPV是耳石从耳石器官(卵圆囊)脱落,进入半规管,引起位置性眼震,这不仅是半规管的功能障碍,也是耳石器官的功能障碍。Seo后,对后半规管BPPV患者在复位治疗前后进行oVEMP检查。结果表明,BPPV患者的卵圆囊功能受到影响,临床症状的缓解并不意味着其功能恢复正常。
(3)前庭功能受损。部分患者可能前庭功能受损,平衡系统被破坏,导致头晕目眩,行走不稳。前庭功能的代偿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头晕、走路不稳的症状会持续一段时间。前庭功能损伤后,颈部肌肉的反应延迟,这种异常反应会使头部运动慢于躯干,常引起颈紧、颈痛、头紧。
(4)强迫姿势。部分患者的头眩晕、颈部僵硬是由于长期强迫性头位,导致颈部筋膜炎,以至于复位后仍有头眩晕或颈部僵硬不适。
(5)精神心理因素,BPPV患者常并发精神心理障碍。BPPV发病期间的眩晕症状使患者产生恐惧和焦虑状态,其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病人经常表现出头晕和不稳定的感觉。
(6)耐火BPPV。这类患者复位成功后更容易出现残留症状。难治性BPPV患者耳石脱落量大,复位时耳石活动度差,复位后半规管内残留耳石的可能性较大。难治性BPPV患者更容易出现耳石器官功能障碍,前庭功能受损更严重。可能与患者的强迫性姿势和长期病程中的心理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