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六腑通泄热是治疗肠痈的关键。早期应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可缩短疗程。在早期(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轻度化脓期(轻度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右下腹包块(阑尾周围脓肿),中药有效。反复发作或病情严重时,应及时采取手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1)内部处理:
①血瘀证:转移性右下腹疼痛,持续进行性加重,右下腹局部压痛或拒按;伴有恶心、厌食,可有轻度发热;皮毛白,脉滑或紧。
治法:行气活血,收集整理脏腑下法,泻热。
处方:大黄牡丹汤、红藤汤。气滞者加青皮、枳实、厚朴;血瘀严重者,加丹参、赤芍;加入姜半夏和竹茹。
②湿热证:腹痛加重,右下腹或全腹压痛,反跳痛,腹部皮肤挛缩;右下腹可触及包块;强烈发热、厌食、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舌苔红黄腻,脉弦或滑数。
治法:通腑泻热,利尿解毒。
处方:复方大柴胡汤。或者狗黄牡丹汤合红藤汤加败酱草、蒲公英。湿者加藿香、紫茎泽兰、薏苡仁;均匀加热加入黄芩、黄连、蒲公英和石膏;右下腹肿块加穿山甲、皂角刺。
③热毒证:剧烈腹痛、全腹部压痛、反跳痛、腹部皮肤挛缩;高热或恶寒发热、频繁出汗、烦渴、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腹泻;舌质绛干,苔黄、厚、干或糙,脉多或数。
治法:通腑排脓,养阴清热。
处方:大黄牡丹汤、白头翁散。若有持续高热或寒热交替者,气中有热者加白虎汤,血热者加犀角地黄汤;用厚朴和青皮治疗腹胀;口干、生地、玄参、石斛、天花粉;如果看到神疲乏力,四肢冰凉,自汗,或者体温不升反降,舌淡,苔薄白,脉沉细等。,它是伤阴补阳的,你要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和参附汤治疗。病情严重时,容易出现症状变化,应密切观察。中药每天至少要吃两次,分4 ~ 6次。如果病情发展,要及时手术。
(2)外部治疗:
不论脓已成与否,可用黄金粉、尤鲁粉或双柏粉,用水或蜂蜜调成糊状,外敷于右下腹;或与消炎粉和黄酒或醋混合;若形成阑尾周围脓肿,可先将脓肿穿刺化脓,注射抗生素(每2 ~ 3天化脓一次),外用金黄色软膏或尤鲁软膏。
还可以用通里清热解毒之类的中药肛滴,如大黄芍药汤、复方大柴胡汤等。150 ~ 200 ml,缓慢滴入直肠(滴管插入肛门15cm以上,30分钟左右滴完药液),使药液到达下肠腔,加速吸收,达到疏通内脏,泻热解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