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提问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彭华
3652
所有文章
2
查看次数
1
昨日次数
知识库 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发布时间:2023-01-11
浏览:7
手机查看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先天性异常或获得性损伤等因素引起的局部血管壁损伤,在血流动力学负荷等因素的作用下,颅内动脉血管逐渐扩张而形成的异常膨出。

颅内动脉瘤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2% ~ 7%,可发生于任何年龄,40 ~ 60岁多见。

2002年发表的国际蛛网膜下腔动脉瘤试验发现,与开颅夹闭术相比,介入治疗可降低残余死亡率,改善临床预后。

因此,近10年来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发展迅速。随着改良弹簧圈、辅助球囊、颅内动脉瘤专用支架和血流导向装置的出现,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疗效更加准确,介入治疗已成为部分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举报
取 消 确 定
相关推荐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过程当中,需要在动脉瘤内置入弹簧圈,一旦在置入弹簧圈的过程中,弹簧圈崩飞,栓塞到远端血管,可能发生远端血管的闭塞,造成医源性脑梗死,弹簧圈也无法取出,所以脑梗死属于医源的产生,这就是手术的并发症。治疗过程当中一旦出现动脉瘤的二次破裂,往往需要急诊的开颅手术,但是由于血管内存在抗凝药物,术中止血困难,所以病人手术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在介入过程中,导管需要反复地在血管内操作,刺激血管壁,可能会引起血管的痉挛收缩,严重可能会引起脑梗塞的发生,脑血管的闭塞、脑梗死。介入治疗存在风险,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往往需要在血管内打入抗凝药物。
康云鹏
发布时间:2024-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