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脏悸动、惊恐不安,甚至无法自主决策的一种病症。临床上一般为阵发性,常伴有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状。轻者惊吓,重者心悸。心慌,那晚上怎么睡心慌?
心悸在于心,心脏疾病可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失调或丧失,其他脏腑疾病也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心脏。因此,临床上需要将心脏的病变与其他器官的病变区分开来,有利于确定治疗的优先顺序。
治疗原则
心悸的治疗应分虚实,虚证分别用益气养血、滋阴温阳法治疗;实证要化痰、化阴、清火、化瘀。但此病虚实相生,虚实轻重缓急不一。因此,治疗应考虑到相应的。
同时,由于心悸的特点是心神不宁,应酌情与宁心安神法配伍。
证候分类
1.心虚胆小
症状:心悸、不安、惊恐、不安、失眠、多梦、恶声、食欲不振、苔薄白、脉细或细。
治疗:养心安神,养心安神。
处方:安神支钉丸。
常用药物:龙牙、琥珀、酸枣仁、远志、茯苓、人参、茯苓、山药、天冬、生地、熟地、肉桂、五味子。
2.缺乏努力
症状:心悸、气短、头晕、失眠、健忘、面色晦暗、乏力、纳差、舌红、脉弱。
治法:养血养心,益气安神。
处方:归脾汤。
常用药物: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熟地黄、当归、龙眼肉、茯苓、远志、酸枣仁、木香。
3.感到沮丧。
症状:心悸,胸闷,气短,尤其多动症,面色苍白,四肢冰冷,舌淡苔白,脉弱或细。
治疗:温心阳,宁心安神。
处方:桂枝甘草古龙牡蛎汤,参附汤。
常用药物:桂枝、附子、人参、黄芪、麦冬、枸杞子、炙甘草、龙骨、牡蛎。
4.喝水到心脏。
症状:心悸、头晕、胸闷、胀满、口渴、小便短,或下肢浮肿、形冷、肢冷、恶心、呕吐、流涎、舌淡胖、苔白滑、脉细或细滑。
治法:补心阳,化气为水,宁心安神。
处方:桂苓疏肝汤。
常用药物:泽泻、猪苓、车前子、茯苓、桂枝、炙甘草、人参、白术、黄芪、远志、茯苓、酸枣仁。
5.阴虚火旺
症状:心悸、烦躁、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焦虑、倦怠,症状加重,伴有耳鸣、腰酸、头晕、烦躁、舌红、苔少或无、脉细。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处方: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
常用药物:生地、玄参、麦冬、天冬、当归、丹参、人参、炙甘草、黄连、朱砂、茯苓、远志、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桔梗。
6.瘀血阻滞心脏脉搏
症状:心悸、胸闷、经常烧心、痛如针刺、唇甲紫、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打结。
治疗: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处方:桃仁红花汤合桂枝甘草古龙牡蛎汤。
常用药物: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川芎、延胡索、香附、青皮、生地、当归、桂枝、甘草、龙骨、牡蛎。
7.痰火扰心
心悸时有发生,易受惊吓,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便秘,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
治疗: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处方:黄连温胆汤。
常用药物:黄连、栀子、竹茹、半夏、胆南星、瓜蒌、陈皮、生姜、枳实、远志、石菖蒲、酸枣仁、生龙骨、生牡蛎。
其他疗法
针灸疗法
治法:调心气,宁心安神。手厥阴、手少阴穴为主。
主要穴位:内关、奇门、神门、厥阴俞、巨阙。
操作:滑针止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