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提问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王珂
3606
所有文章
0
查看次数
0
昨日次数
知识库 高血脂的五大认识误区
高血脂的五大认识误区
发布时间:2023-01-11
浏览:23
手机查看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在中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是该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日常生活中,大家可能对高脂血症缺乏足够的认识,走入了很多自己“以为”的常识误区。这种病虽然多发生在中老年人,但根源在青春期。听专家给你解释。

误区一:预防中老年人高脂血症。

据医学观察,很多7岁以下的孩子,由于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沉积过多,动脉壁上出现黄色条纹和斑块。这些动脉斑块虽然无症状,但成年后成为冠心病的基础。因为冠心病是一种起源于青少年,植根于青年,发展于中年,发展于老年的慢性疾病,所以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要从儿童时期开始,防治的重点是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控制体重,预防高血脂。

从小预防能有多大效果?在北欧千湖之国芬兰的北加里略,由于居民传统饮食中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和动物脂肪,导致冠心病死亡率高居世界首位。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失去了父母。在政府带头重视并大力开展预防后,20年后,冠心病死亡率骤降一半以上,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北加里略的曙光”。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由于预防不到位,冠心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形成鲜明对比。所以,治理“第一杀手”的肆虐,必须“从娃娃抓起”。

误区二:瘦人与高脂血症脱节。

在人们的印象中,高脂血症往往与胖人有关,而那些身材苗条的人的脂质概况往往被忽视。其实人的血脂和体型没有必然联系。

这要从高脂血症的病因说起,高脂血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高脂血症与环境和遗传有关。继发性高脂血症常继发于其他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阻塞性肝病、胰腺炎、痛风等。所以,瘦子得高脂血症并不少见。

临床上发现,瘦人的高脂血症表现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程度较轻,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正常水平。这类患者也容易患心脑血管疾病。

所以无论胖瘦,40岁以上的男性,绝经后的女性,每年都要查血脂。因为高脂血症在临床上分为不同的类型,治疗目的和治疗方案也不同,建议请专业的医生进行正规的治疗指导。

误区三:瘦肉可以随便吃。

陈伟,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

许多患者认为只有油是膳食脂肪的唯一来源。所以炒菜少用油是为了限制脂肪。事实上,我们每天吃的很多食物都含有脂肪。根据它们存在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有形脂肪和无形脂肪。如动物油、花生油、大豆油、橄榄油、鸡皮、鸭皮等。隐形脂肪存在于肉、蛋、乳制品、动物内脏、豆制品、硬果类食物(如花生、瓜子、核桃、杏仁、开心果、松子等)中。).甚至谷物和蔬菜也含有微量脂肪。这些看不见的脂肪恰恰是人们倾向于过量摄入的。比如花生20颗,瓜子40颗,核桃2个等。都基本相当于10克纯油(约1勺油)的脂肪含量。

另外,很多人都知道肥肉富含脂肪和胆固醇,所以认为瘦肉可以随便吃,这也是错误的。同样是瘦肉,猪肉的胆固醇比牛羊肉高。此外,瘦肉中含有的饱和脂肪酸在肉类中的比例最高。所以,预防高血脂,瘦肉尤其是瘦猪肉不宜多吃。

误区四:血脂在正常范围内。

高永远是个冠心病患者,刚做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出院前,他拿着化验单和出院药来找医生。他疑惑地问,“医生,化验单上的血脂水平在正常范围。为什么我需要服用降脂药物?”

和老高有同样疑问的患者不在少数。其实血脂水平在正常范围并不代表治疗达标,还要根据病情具体分析。

降脂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研究表明,血浆胆固醇降低1%,患冠心病的风险降低2%。降脂治疗应根据是否存在冠心病、冠心病等危险疾病,是否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结合血脂水平进行综合评估。此外,无论是否服用药物降脂治疗,都要坚持饮食控制,改善生活方式。

一般人群血脂标准水平为:胆固醇水平小于200mg/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小于130mg/dL,甘油三酯小于150mg/dL;高危患者,即稳定型冠心病和冠心病患者,胆固醇水平应小于160mg/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小于100mg/dL;极高危患者,即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其胆固醇水平应小于120mg/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小于80mg/dL。

误区五:高血脂可以洗掉。

近年来,流行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降脂新疗法”——被誉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降脂技术”的“洗血疗法”,成为众多高脂血症患者追求的降脂捷径。

其实“血洗”是一种血浆净化的处理方法,可以将低密度脂蛋白等有害物质过滤出体外,达到降血脂的目的。但每次“血洗”后的疗效只能维持几天。目前“洗血”疗法仅用于降脂药物难以奏效的顽固性高脂血症,如先天性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可考虑“洗血”疗法。

而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有“好”和“坏”之分,血脂分离器却无法识别,会不分青红皂白一起清除。同时去除了纤维蛋白原、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有价值的成分。另外,“血洗”有一定的副作用。即使是身体强壮的人,在接受治疗时也可能面临溶血、感染、败血症、机体抵抗力下降等风险。一味“洗血”无异于缘木求鱼,不仅浪费金钱,还可能导致一些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以上五点是常见的误区。专家希望患者能主动关注这方面,为自己的健康加深了解。调整饮食,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才是王道。不要随意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对待,要相信科学才是正确的选择。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举报
取 消 确 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