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脉管炎是一种血管疾病,临床上常见于许多中老年人。血管炎的发病具有隐蔽性,早期很多患者并不在意。他们只有在有明显症状的时候才去医院。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些脉管炎的临床表现,帮助大家了解脉管炎!
血管炎的病理进展缓慢,呈周期性发作,往往需要数年后才会严重。根据肢体缺血的程度,病程的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缺血阶段)是病变的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麻木、发冷、畏寒、酸痛、乏力、沉重和轻度间歇性跛行。后者是这一时期的典型标志。当患者行走1 ~ 2英里时,小腿或足部肌肉变得肿胀或疼痛。如果他继续走,疼痛会加剧,最后会被迫停下来。休息过后,疼痛立刻减轻了。再次行走后又出现症状,称为间歇性跛行。随着病情的发展,行走距离逐渐缩短。这是走路后肌肉需氧量增加造成的。检查患肢皮肤温度降低,肤色苍白,足背动脉或(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经常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
(二)第二阶段(营养不良期),患肢麻木、畏寒、恶寒、酸痛等症状加重,间歇性跛行日益明显,行走距离缩短,休息时间延长,疼痛持续。当肢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疼痛仍持续存在,称为静息痛。晚上更明显。患肢皮肤温度明显降低,肤色变浅,或出现紫斑、潮红,皮肤干燥,毛发脱落。趾(指)甲增厚变形,小腿肌肉萎缩,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腘动脉、股动脉搏动也可减弱。
(三)第三期(组织坏死期),除上述症状外,患肢严重缺血,其余疼痛更为剧烈,疼痛剧烈而持久。病人没日没夜地弯膝抱脚,夜不能寐。食欲下降,体力下降,体重明显减轻。如果并发局部感染,可能会出现发热、寒战、烦躁等全身毒血症状。肢体组织缺血更严重,导致溃疡或坏疽。多为干性坏疽,趾(指)干燥发黑,可延伸至近端。坏死组织脱落后,形成不愈合的溃疡。如果出现继发感染,就是湿性坏疽。根据坏疽的范围,可分为三级:ⅰ级,坏疽局限于足趾(手指);ⅱ级,坏疽延伸至跖骨关节和跖骨部分;ⅲ级,坏疽延伸至足跟、踝关节以上。
这是不同时期脉管炎的不同症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对比一下。无论是什么程度的血管炎,都要积极治疗,否则病情的加重对治疗更加不利。对于没有脉管炎的中老年人,也要注意预防。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及时去医院确诊!